2015年12月17日周四晚6:30,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在模拟法庭举办解读“五中全会”精神讲座。主讲人为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郑礼平副教授。出席本次讲座的教师有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谌晓煜老师,学院团委书记刘杰老师,外国语学院学生党员支部书记韩晶晶老师和刘杜娟老师和土建学院学生支部书记周丽娟老师。授课对象为土建学院、生化学院、经贸学院、法政学院以及外国语学院的全体学生党员。
由宁波市教育局主办的宁波文化百科大讲堂自2008年11月正式开讲以来,已累计举办781场讲座。本次讲座针对“五中全会”精神解读展开,郑教授以正在浙江乌镇举办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为背景开讲,提出有进取心的国家都提出了一个远景发展目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就“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中国的发展将更加注重效益质量、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公平公正、更加注重绿色发展、更加注重对外开放。
郑教授深入分析了“十三五”规划的背景,重点对当代中国的“三个没有变”、“三个前所未有”以及“三期叠加”时期展开讲解。并且指出,新形势下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
同时,郑教授对在座学生党员提出要求:大学生党员应该肩负起立志成材、报效祖国的重大责任。高校是培养国家栋梁之才,并使其担负起振兴国家、民族重任的摇篮,而作为大学生党员,在其中更是应该起着主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具备自我约束、自我规范、自我培养、自我发展的能力,真正起好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带动周围广大的同学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共同成长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