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学校首页
新闻动态
波兰波兹南密兹凯维奇大学副教授Marcin Kilarski到我院开展访学交流

2025年9月25日至9月30日,波兰密兹凯维奇大学英语系副教授、语言学学者Marcin Kilarski老师受邀到我院开展为期一周的访学交流。

语音学课堂开讲:解析英语发音的科学密码

9月26日上午,Marcin副教授为英语专业学生讲授了主题为“英语语音学基础”的语音学课程。他从语音产生的生理机制入手,系统讲解了活跃与被动发音器官的协同作用,并借助2020版国际音标(IPA)元音表,详细解析了英语元音与辅音的分类与发音规则。通过对比演示与实操指导,他帮助学生清晰区分了阻塞音与响音、清浊辅音及鼻音等关键概念,有效提升了学生对英语语音系统的理解与发音准确度。课堂互动热烈,同学们表示课程内容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对提升英语听说能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聚焦中波合作:共建学术平台与人才共育机制

9月28日下午,Marcin副教授到访波兰研究中心,与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及波兰研究中心的多位教师代表举行座谈。会议由波兰研究中心秘书长李辉主持。外国语学院执行院长、波兰研究中心主任蔡亮教授致欢迎辞,李辉秘书长系统介绍了中心的发展历程、研究成果与未来规划,并展望了中波在学术研究与文化交流方面的合作潜力。

在交流环节中,Marcin副教授积极回应了我院学者提出的多项议题。与会教师窦贤路、陈佳乐等分别就“中波语言景观对比研究”“波兰及在波中资企业的企业文化”等课题进行分享,展现了中心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面的积累。程萌副院长进一步提出拓展两校学生交换、教师访学、短期课程及双向夏校等合作意向,Marcin副教授对此表示支持,并介绍了密茨凯维奇大学的国际项目资源,表示将积极推动双边教育合作落地。

解码语言多样性:北美原住民语言研究引发思考

9月28日下午,Marcin副教授还为学院学生带来了一场题为“The value of linguistic diversity: Exploring the Indigenous languages of North America”的学术讲座。他以北美原住民语言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易洛魁语系、萨利希语系等在语音系统与语法结构上的独特性,指出语言差异不仅体现了人类语言的多元性,也反映了语言使用者之间复杂的历史互动。他特别强调,传统研究常忽略“特征为何缺失”的问题,而他的研究揭示,某些语言特征可能以变体形式潜藏于特定语境中。这一视角为语言类型学与历史语言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激发了在场师生对濒危语言保护与跨文化语言研究的浓厚兴趣。

Marcin Kilarski副教授长期从事语言类型学与语言学史领域研究,著有两部专著《名词分类:从古典时期到现代的研究史》(约翰·本杰明斯出版社,2013年)和《北美原住民语言研究史》(约翰·本杰明斯出版社,2021年),并主编了《亚洲与大洋洲名词分类:功能与历时视角》(与马克·阿拉松尼尔-唐合编,约翰·本杰明斯出版社,2023年)。2020至2021年间,担任北美语言科学史协会主席,自2024年起成为克里斯蒂安桑阿格德文学学院院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