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姚江脉络・河姆渡文化国际传播暑期调研活动”拉开帷幕,标志着姚江文化国际传播工作全面开展,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与余姚文保所共建的“姚江文化海外文献研究传播工作室”同步进入新阶段。
该调研团由汪琳凡同学担任队长,成员包括王襄宁、沈奕晨、杨幸儒,他们在吴丹苹老师和胡赛珠的指导下,将开展为期一个多月的调研活动。
在第一天的活动中,外国语学院执行院长蔡亮教授、外国语学院国际传播研究所所长吴丹苹副教授,胡赛珠博士与浙江省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副主任张华博士带领四位同学前往余姚博物馆和梨洲文献馆进行实地调研。
蔡亮教授与余姚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党支部书记李安军,副所长黄懿针对本次实践活动计划,目标以及未来的合作进行了详细交流,尤其对余姚棹歌、童谣民谣的采集和创造性转化进行商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团队还参观了余姚博物馆与梨洲文献馆,深入了解了姚江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和余姚的深厚人文底蕴,为团队成员开展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
实践团成员在今日的实地调研中深感受益匪浅,尤其对余姚出土的精美瓷玉器赞叹不已,深刻领略到古代匠人的非凡智慧,他们相信此次详实的参观走访为后续姚江文化国际传播工作奠定了基础。在参观过程中,师生对展品英文译注颇感兴趣,就文物术语的翻译问题开展了探讨。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团队的专业认知,夜为后续双语宣传材料编撰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