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晚18时30分,外国语学院“文化名人周”闭幕式暨“诠释东方经典”外语短剧大赛在SB102顺利举行。外国语学院汪德华老师、丁旭老师、魏健老师作为评委出席了此次比赛。管理学院王大为同学作为本届名人周特邀嘉宾也为大家带来了《我与村上春树》的精彩演讲。
比赛开始前,各个参赛团队的选手富有创意的精彩亮相赢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同时更引发了观众们对于即将开演剧目的热切期待。随后,英语121班同学改编自莫言的作品《红高粱》立刻吸引了观众的眼球,他们将各自的角色饰演的惟妙惟肖,尤其是赵宁宁同学反串的女性角色更令人捧腹。而英语125班同学表演的《我们的荆轲》,通过精彩的配乐、逼真的道具、以及演员们投入的表演,瞬间就把大家带入了那个寂静古典而又惊心动魄的的战国时代,令观众深深地陷入了对个体的宿命与时代潮流的彷徨挣扎的沉思之中,或许这就是戏剧的真正魅力所在。战国的悲喜剧刚刚落幕,《幸福时光》中关于人性的冷暖丑恶更发人深省。英语124班同学对该剧进行了仔细的揣摩与改编,现场表演时台词犀利迫切、肢体动作恰到好处、情感宣泄浑然天成,巨大的戏剧张力令不少观众动容。最后无论是专业老师还是大众评委一致认为124班同学的表演夺得本次短剧大赛的冠军。评委老师对于同学们的表演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英文戏剧表演不仅是同学们锻炼英语听说能力的重要平台,同时通过戏剧的改编与表演也能增加同学们的艺术鉴赏能力,鼓励大家积极参加这样的比赛。
为了与名人周开幕式的学术讲座《走近莫言——本土性世界性的民族写作》相呼应,本届名人周闭幕式也特地邀请了管理学院王大为同学为我们进行了《我与村上春树》主题演讲。王大为同学是村上春树的铁杆粉丝,几乎读遍了村上的所有作品,单单一部《挪威的森林》他就读了16遍之多,他自称自己对于村上春树的喜爱是“来自于灵魂深处的热忱”。王同学从“村上其人”、村上作品的“文字之美”、“情节之美”、“孤独之美”、“我与村上春树”等几个方面与现场同学分享了他对于村上春树的理解,王同学丰厚的阅读积累、睿智晓畅的演讲深深地吸引住了现场的同学,恰如其最后的总结:“读村上春树的作品就犹如在听美妙的音乐,是一种享受。”
四月芳菲尽,五月花正红,在这两个月的洋洋春光里,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化名人周”也早已“出落”成了更饱满淳熟的的“世界文化名人季”活动,经过一系列的学术讲座、阅读分享、知识竞赛、戏剧表演等活动,外国语的学子们慢慢开始学会冷却当下的青春浮躁,静享这一丛文化的摇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