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学校首页
新闻动态
文曜理工——外国语学院举行端午节非遗进校园活动

为进一步促进大学生涵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学习习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对于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性作用”的会议讲话精神,推动学生认识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与鲜活生动的地方文化,激发大学生传承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值端午节来临之际,外国语学院团委与鄞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北仑文化加油站等单位共同合作,于6月16日下午在学校露天广场面向全校师生举行了“文曜理工——鄞州非遗进校园”活动。
活动一开始,来自北仑文化加油站海棠社区分站的老师为同学们表演了几段经典的戏曲联唱,《贵妃醉酒》柔美的唱腔以及诗化的舞蹈动作、《苏三起解》明快的节奏与演员精彩的亮相引来现场阵阵掌声。紧接着来自学校华夏文化社、三希堂书法社、越剧协会等传统文化社团也分别为大家表演了茶道、书法、越剧《西厢》等精彩节目,仿佛一瞬间把人拉进了那个典雅浪漫的古典中国。
本次外国语学院共邀请了鄞州非遗馆的竹雕、插花、香包等10个项目的非遗传承人来到学校为学生进行现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示:惟妙惟肖而又憨态可掬的动物竹编令人忍不住对老艺人精湛的技艺叫绝,一把无生命的竹篾就这样在他们手上焕发出生机勃勃的神采;源自乡野而又洋气十足的手工草帽令不少同学驻足欣赏,虽不是什么世界名牌但戴起来总让人产生一种大自然的亲切;一把剪刀,一张红纸,把心沉下来,把气捋顺了,于纸张的“拐弯抹角”中把剪刀慢慢剪下去,自己的生肖属相就这样被创造了出来,当同学们跟着传承人一步一步把原来的一张纸剪成一个活灵活现的生肖的时候,无不啧啧称赞民间技艺的神奇。活动中同学们纷纷表示,在学习体验这些非遗技艺的时候,对于原本抽象的中国传统文化也认识的更深刻了,“原来传统文化也能这么酷”,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当天的活动不仅吸引了学校很多师生及其家属参加,而且还有很多外国朋友专程赶来体验中华传统文化。他们在外语学院阳明学堂志愿者带领下一起品尝着宁波特色的“赵大有”糕点、听志愿者讲解金银彩绣、虎头鞋、香包等各类宁波文化遗产,不时与志愿者、民间艺人进行交流并拿起手机拍照留念。活动中他们还在老艺人的带领下与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蔡亮老师等师生一起玩起了“剪纸比赛”,看着他们拿着自己亲手剪出的“蝴蝶”乐开怀的劲头,还真是有点儿“乐不思蜀”的感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和培育有着重要作用,传承传播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当代大学生的崇高使命。通过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外国语学院团委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传统文化修养方面展开了有益地尝试,使学生们通过生动的文化遗产认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增强了同学们的文化自信。随着学校的深入发展,相信以后将会出现更多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