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夏七月,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迎来了首批游学生――30个金发碧眼的波兰学生外加一个带队老师。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也由此拉开了帷幕。
张振梅副教授作为课程组主要负责的老师之一,首堂课安排她授课,可以将了解的信息与上课反应及时传递给后面的老师,以做课堂互动参考并能及时调整课堂安排。
中国传统节日活动颇多,如果一下子全部讲解,恐怕什么也没印象。张老师决定主讲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深入挖掘这几个节日的文化内涵,其他节日点到为止。课程开始了,张老师先介绍中国有哪些主要节日,并简要介绍了各自的特点,然后,把画面引入三大节日。先是春节,火红的灯笼,优美的剪纸窗花,喜庆的对联,热腾腾的饺子,寓意深刻的年糕,山西人的巧手花馍,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一一展现在第一次接触中国文化的波兰师生面前。当画面演示到山西花馍画面,告诉他们这些都是巧手厨娘手工制作时,他们发出一声声啧叹,更让他们叹为观止的是如何将硕大的层层花馍蒸制出来的视频。接下来的春节联欢晚会,给他们欣赏了杨丽萍的《雀之灵》孔雀舞,邰丽华等聋哑残疾人的《千手观音》。但见杨丽萍身穿代表孔雀的白色长裙,高贵的发髻,华丽的服装,双手柔若无骨,在不可思议的角度律动,十指如跳跃的精灵,展开了让人目眩神迷的巨大的孔雀瓴,身形化作孔雀,在旋转中伸展双翼,愈飞愈高。旋转,踩点,仰视,升华!所有的情感在交织中凝聚,在凝聚中膨胀,在膨胀中爆发!舞蹈的光芒笼罩了整个舞台。她似乎舞得更投入了。在翻飞中她选择了飞腾!呈现在波兰师生眼前的活脱脱是一只高贵的孔雀。一只孔雀,在高视阔步,她时而侧身微颤,时而急速旋转,时而慢移轻挪,时而跳跃飞奔…… 随着她的舞动,他们仿佛深入了大自然……; 又一曲音乐响起,邰丽华与20位同伴结为一体,以千手观音形象立于莲花台上, 那一刹那,全场的惊艳!那一瞬间,注定是艺术的永恒。金光闪耀的舞台和明黄色的华丽服饰,远不及他们舞姿的光芒万丈。逐渐,音乐变得急促而振奋人心,犹如潮起潮落,演员的千只手臂一伸一收,金光闪闪,耀眼夺目。几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在激昂的音乐和闪烁的灯光的渲染下,使得演员刚柔并济的舞姿更加气势如虹。那震撼人心的感觉,无法言喻。舞蹈《千手观音》确实令人震撼,更令人震撼的,是那21位聋哑的舞蹈演员。他们生活在无声的世界, 但他们用婀娜的舞姿、 美丽的眼神和缤纷的手势, 述说着自己的心语,诠释着他们对生命的热爱和感悟……, 当波兰师生还沉浸在美的视觉享受中,张老师画面一转,展示中国结的不同造型,并让他们猜测是什么,只见大家摇摇头,好像并不了解,此时,张老师让志愿者如变魔术,突然在他们面前摇晃出五彩的中国结,作为礼物,送给他们,教室一下子沸腾了,大家都迫不及待的挂在胸前或耳朵,各种自拍他拍一下子火热了整个课堂。
咦,好像该课间休息了,问问大家要不要休息?纷纷摇头,好,节日文化继续“疯狂”。五月端午的由来,赛龙舟比赛,包粽子,挂艾草,一一展示。又是猜物阶段,精美的香包,上面展示的中国的刺绣文化,手工文化,国人的创意,无不另他们啧啧称赞,又到了变魔术时刻,一个个五彩的精美香包让他们爱不释手。一个个左手一只“结”,右手一只“包”,喜不自禁,教室里洋溢着“节日”的欢快气氛。
接下来的中秋节,张老师讲解完毕,身着统一鲜红旗袍的美丽志愿者们,又将月饼切成小块,插上牙签,一一奉送给远方的客人品尝。那种享受,那种满足,那种赞叹,永远定格在理工这个火热的夏季。
晚上应景的包饺子盛宴,注定为他们的味蕾添加了新的幸福兴奋剂……
而一场更加盛大的中国文化盛宴,才刚刚“上菜”, “服饰文化”,“剪纸文化”,“书法文化”,“教育文化”,“建筑文化”,“戏曲文化”,“茶艺文化”,“国画文化”,“玉与丝绸文化”, 一道道冲击他们视觉的,味蕾的,体验的的文化盛宴已然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