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5月27日下午,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马博森教授在SC405作了题为“指称行为研究:从单模态到多模态”的专题学术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胡海鹏主持,全体教师和部分学生参加了讲座。
首先胡海鹏副院长代表学院热烈欢迎马博森教授的来访,并对马教授几年来默默支持和帮助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学术深造和人才培养工作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讲座伊始,马博森教授从指称现象的研究意义入手,指出指称是涉及认知、结构、语义和语用诸多因素的复杂语言现象,是语言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近年来,语言学领域的学者们开始尝试从单模态研究——即指称语的使用情况,向多模态研究——即对指称语和指称行为所涉及的其他非言语因素进行多维度综合考察。马教授从回话者角度入手,提出了一个研究自然会话中人物指称现象的三分模式,该模式由人物本体层、共享知识层和语言体现层三个部分构成。他的研究认为会话双方在判断对方的共享知识状态基础上,选择合适的人物指称形式,并构建了一个“自然会话中的人物指称语系统”。在讲座中,马教授还简要介绍了Pratt软件和ELAN软件在标注表征不同物体类型时的研究作用。
马博森教授的研究,将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和最新前沿的科学技术融合在一起,对于开展基于多模态语料库的指称行为对比研究,更可以推进儿童语言发展、失语症、二语习得等领域的研究。大家在了解学术理论前沿发展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学术大师的魅力与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