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8日下午,中国著名语言学家、 《中国外语》主编、国际系统功能语言学学会(ISFLA)执行委员会主席、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外语学院院长黄国文教授应邀在SC405会议室举行题为“生态语言学研究现状”的学术讲座,这也是我校外国语学院第十届学术周的第三场专题讲座。讲座由外语学院胡海鹏副院长主持,学院总支书记谌晓煜也列席本次讲座。
首先,胡海鹏副院长对黄国文教授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黄国文教授此次专程来到宁波,为我校外语学院第十届学术周做讲座,希望他能将自己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分享给我校师生,给大家了解最前沿的学术知识。
黄国文教授的讲座主要从多个方面介绍了生态语言学的发展背景和现状。黄教授认为生态语言学是生态学与语言学结合而形成的交叉学科,他把语言比作一个生态系统,认为语言有自己的生态环境,它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他还认为语言是我们人类在行星生态中所起作用的一个基本方面,人类通过语言反映现实,建构世界;主张从积极和正面的角度审视人们赖以生存的话语。黄教授介绍了生态语言学研究的“豪根模式”与“韩礼德模式”两种主要研究类型,并就八种生态观和三种研究视角作了简单扼要地介绍。
最后,黄教授以农村计划生育标语的变化,具体诠释了“生态观”的概念以及分析的步骤及方法。黄教授指出,作为语言的学者和研究者要有社会责任感,在构建和谐社会、绿色生态方面, 生态语言学向语言学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分析方法。通过建构生态话语分析,呼吁、唤醒人类社会的生态意识,积极引导和培养合理正确的对待自然的态度和方式。
黄国文教授的讲座言简意赅、见解独到,无不展现出了名家风范。他的案例鲜活典型,分析鞭辟入里,让人意趣盎然,受益匪浅,让在场的师生们大开眼界,意犹未尽。最后他与大家还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