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7日晚,外国语学院2016年海外学习交流总结大会暨2017年工作启动仪式在NF103举行。学院党总支书记谌晓煜、副院长蔡亮、日本淑德学校校长钱高莉英、美国拿撒勒大学苏珊娜(英译)老师、各研究所及专业负责人、学院游学项目全体带队教师、全体辅导员、2014-2015级全体学生参加了活动。
会上,谌晓煜书记介绍了开展教育国际化工作的重要意义,对学院开展的海外访学交流项目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对访学同学们的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他鼓励同学们不断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提升综合素质。副院长蔡亮作了2015-2016年度海外学习交流总结,并部署2016-2017年度工作任务,蔡老师全程用一口流利的英文不失风趣地由一个个小故事道出大智慧,让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深刻思考。最后,他以一句发人深省的 Are you ready?结尾,既向在场师生表明了学院有足够的底气与实力保障学生出国交流顺利开展,同时,也叩问了每一位学子,是否已将自身打磨充分,迎接出国访学宝贵机会的到来。
分享环节,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波兰亚当密兹凯维奇大学学习交流项目等6个访学项目代表就在访学过程中的成长与收获与现场师生进行了汇报交流,他们纷纷表示,出国(境)访学为自己提供了一次难能可贵的海外交流学习机会,通过交流学习,他们充分感受了国外高校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加深了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开拓了国际化视野,为自身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继续深造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此外,大会还对日本淑德学年项目、美国拿撒勒大学访学项目、美国索尔兹伯里大学“英语体验(LEAP)”、英国女王大学等项目进行了宣介。
“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是外语学子的核心竞争力,真实环境下的语言文化体验经历是开拓视野、提升能力的最佳途径。为搭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赴国(境)外学习交流机会,在校外事办、学工处和教务处的支持下,外国语学院先后出台《学院教育国际化工作实施办法》、《学院海外学习交流项目管理办法》、确立“一专业、一伙伴、一平台”原则、制定《学生出国交流学习指南》、实施“海外实践学分+”等计划,形成了教学、学工、行政各部门充分配合的工作机制,成效显著。2015-2016年度外国语学院成功组织6支团队分别赴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波兰亚当密兹凯维奇大学,美国加州蒙特利湾分校,日本淑德日本语学园等海外合作高校交流,参加中短期交流学生人数达到82人,其中外语专业学生37人,非英语专业学生45人,达到历史最好水平。陈俊林、陈黎峰和张怡玲等6位带队教师获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带队教师,颜巧巧、赵溪萌和施懿等6位参与学员获得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称号。
目前,外国语学院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波兰亚当密兹凯维奇大学等共计15所国(境)外高校签订校际交流协议。 “足之所致,行之所知;行学天下,梦想生花”,通过海外访学项目宣讲与分享,同学们对海外交流学习有了深入的了解,很多参加本次讲座的同学们都“跃跃欲试”,纷纷表示希望有机会参加访学交流。相信随着教育国际化工作的深入推进,外语学子的“think globally & act locally”综合素养和国际化视野将会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