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为迎接建党一百周年,外国语学院积极开展“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海外实践故事”宣讲活动。本期宣讲由外国语言研究所教工支部党员胡海鹏老师担任主讲人。
本期讲座的主题是-邓小平:中国最杰出的“海归”。邓小平,原名邓先圣,后改名邓希贤、邓小平。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
胡老师介绍了邓小平同志的名字的由来和童年求学趣事,也重点介绍了邓小平同志在法国留学、勤工俭学、接触革命思想的经历。
1918年,邓小平考入广安中学。邓家有一些田地和桑树,家境不能算是富裕,但可以支持邓小平及其弟弟读书。1920年,在他父亲的支持下,邓小平考取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成为该校最小的赴法学生。1920年8月27日,在他刚满16周岁的时候,从重庆乘船到上海,9月11日从上海乘法国邮船去法国留学。经过39天的颠簸,于1920年10月19日到达法国的马赛港。
(青年邓小平) (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院旧址)
异国他乡的生活是艰难的。初识法国的新奇与浪漫之后,1921年初因华法教育会(1916年在巴黎创立,由中法学者共同发起,当时为邓小平等留法学生提供学费)财政亏空,停止为中国留法学生提供经费,邓小平和他的同学们经历了短短五个月的异国求学之路后即被迫放弃,开始了到处打工的艰辛生活。俭学不成,只能去勤工,然而此时的法国经济萧条,失业率直线上升,留学学生又怎可能轻易找到工作。即便幸运找到工作,工资也不高,忙碌一天所得只能维持日常生计。同年4月2日,邓小平和叔父邓绍圣在华法教育会的帮助下,辗转来到克鲁梭的施奈德钢铁厂做工。
施奈德钢铁厂是当时法国最大的军工企业,邓小平他们以为能在这里维持生计,攒一些钱重回学校,但未曾想,一切并不如所想圆满。当时法国政府规定,不满18岁的人进入工厂工作,只能当学徒或者是散工。因此,年纪16岁的邓小平是作为散工在施奈德钢铁厂工作的。在工厂里,散工最是吃亏,因为他们不仅不能学到技术,而且还要做各种各样的杂活,劳动强度极大。在当时中国留学生之间流行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做工苦,做工累,最苦莫过马老五(法语杂工的谐音)。一个月工作结束了,邓小平没有任何收获,甚至还赔了100法郎,这是邓小平第一次感受到劳工阶级受压迫受剥削的悲惨地位,也第一次明白法兰西并不是理想中的天堂。
1922年2月,邓小平进入哈金森橡胶厂做工。这时邓小平生活艰难,但思想却有了依靠。在哈金森工厂,受到王若飞、赵世炎等人的影响,邓小平开始阅读进步书刊,《新青年》第八、九卷及《社会主义讨论集》对他影响极大,他逐渐接受了革命思想。
1923年6月,邓小平加入了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边做工,一边干革命,邓小平的成长十分迅速,在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邓小平当过宣传干事,办过报纸,后来在周恩来领导下参加机关刊物《赤光》杂志的编辑,因工作认真出色,被同志们称为“油印博士”。
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旅欧勤工俭学生中建立的青年团组织。1923年2月,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在巴黎召开临时代表大会,决定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将名称改为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将原来的中央执行委员会改为执行委员会。大会通过周恩来起草的《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周恩来任书记。1924年7月,执行委员会改选,邓小平成为书记局成员。
邓小平1927年春回国,被派往西安冯玉祥国民军联军从事政治工作,自此开始新的革命事业。